新時代黨員干部學習關鍵詞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思想貧困往往源自理論貧困,而理論貧困往往是不學習的結果。面對新形勢,廣大黨員干部要充分認識到理論學習的重要性,以理論上的堅定鞏固政治上的堅定,以理論上的清醒確保政治上的清醒。
下面我們來學習“學習新時代關鍵詞”板塊的第五個關鍵詞——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于2020年12月召開,強調要"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并將其作為2021年的主要工作任務之一,要求針對產業薄弱環節,解決“卡脖子”的問題,同時在產業優勢領域發揮長處,鉆研更多“獨門絕技”。
深刻理解"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含義,有助于厘清現狀問題,規劃未來發展路徑,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
具有的意義
產業鏈供應鏈的獨立可控是經濟穩定的重要保證。一方面,隨著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將生產環節外包給勞動力價格更為低廉的發展中國家,該國經濟產生扭曲,資本泡沫不斷積累,近年來不得不實行“再工業化”。另一方面,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世界各國普遍加強貿易壁壘,導致國際產業供應鏈面臨崩潰危機,這對我國的產業鏈供應鏈也是一次重大考驗。
產業鏈和供應鏈的自主可控是一個國家經濟良好發展的重要保證,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解決“卡脖子”的技術問題,提高整體的抗風險能力和整合能力,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與安全。我國應調整在全球分工格局中的位置,集中在價值鏈的兩端,實現高端產業鏈本土化,同時以技術為核心,建立新的比較優勢。
面臨的挑戰
一是我國核心技術受制于發達國家,這是由于我國關鍵基礎領域的技術核心優勢不足。我國工業發展依賴基礎原料、工藝、零部件,技術基礎,相關軟件能力不強,長期依賴進口,在高科技領域仍與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
二是美國對我國高科技領域的出口管制。這使我國引進高新技術的渠道受限,阻礙了我國在航天、計算機、光學儀器等領域的技術進步。
三是我國低端產業鏈外遷過程中存在風險。受國際經濟局勢影響,我國沿海加工組裝環節向東南亞國家轉移進程加快,帶動上下游企業鏈條式向外遷移,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受到威脅。
采取的措施
為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應當以創新為第一驅動力,解決技術層面的“卡脖子”難題,加大研發投入,打通產業鏈的滯澀部分;應當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國家層面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戰略,提高產業體系抵制風險的能力;應當合理利用互聯網,加快我國產業數字化轉型,并及時出臺相關支持政策。實現多措并舉,構建安全、完整、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